Q:房屋稅及地價稅大幅調漲,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各縣市都爭相拔民眾的鵝毛,幾近「全民加稅」,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林正雄更比喻為「拔鵝毛的屠宰場」,想想,無辜的老百姓心裡感受如何?
A:最近參加很多場有關「房屋稅」論壇,一般民眾莫不私下抱怨,「民選的有為政府不是要帶給民眾更多幸福感嗎?怎麼說加稅就加稅,連合不合理都說不清楚,民眾就只能淪為待宰羔羊!」 的確,台灣有關房地產相關的稅目相當多,這在八三三期《理財周刊》已探討過「持有稅」、「交易稅」等議題;另像「一地五價(公告地價、申報地價、公告現值、申報土地移轉現值、市價)」,以及「一屋五價(工程造價、房屋標準價格、房屋現值、契價、市價)」等錯綜複雜問題,說不定相關單位首長都不見得「清楚」,當然也就無法「講明白」。
在美國只有「房產稅」,一般房屋評估價格大約只有交易市價的七~八成左右,以美國ZILLOW網站所公布26×× 41st Ave NW, Olimpia WA 98502近年某一售屋案例試算,其售價為五十六萬九千九百美元,課稅評估價格(Tax Assessment)為四十七萬一千八百美元,房產稅額6077元,約是課稅評估價格的1.28%。
惟應注意的是,這是房產稅較高地區,例如夏威夷則僅約0.27%,據此,如再衡量各地區之公共建設與每人GDP,理當衡量國情差異與所得差距,不能一概而論。
另以美國諾根地區某一筆房產稅單明細表為2282.74美元,但這筆錢的支配用途共有九大項,包括公立學校、社區公立大學、公立圖書館…等等,也就是說,當民眾接到房產稅單時,很清楚「錢花在那裡」。
反觀,台灣的房屋稅稅單,僅列出評定現值,及適用自用、住家用、營業用等稅率為多少,兩項相乘後應繳的稅額多少,導致一般民眾繳了這些稅之後,根本不知道可以享用的公共建設有哪些,而顯得相當無奈。
因此,不禁要建議立法院諸公能善盡「為民喉舌」職責,也為下一屆選舉的選票在哪裡?好好的思索一下;是否能在九月份開議時,好好就以下「五問」來考考財政及地政官員,看看他們到底能不能夠將房地的相關稅負結構「說清楚、講明白」。
第一問:請財政官員告訴我們,每年五月開徵的房屋稅,十一月開徵的地價稅,以及追溯十五年與三十年所增加的房屋稅收要用到哪裡?
第二問:何謂「一地五價」及「一屋五價」,這些琳瑯滿目的項目,怎麼適用?如何節稅?
第三問:今(2016)年一月一日上路的「房地合一稅」,自住房屋連續持有及居住滿六年,售出獲利有四百萬元的免稅額,這個數字從何而來?為何要這麼計算?
第四問:明明是為打擊投機炒作,怎麼會演變成全民加稅?像香港及新加坡只有印花稅,沒房地稅,必要時則以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SSD)因應;而加拿大則針對外國人來炒房,加徵房屋買賣價格15%的稅,另像德國則針對投機炒作者設有刑罰機制,而台灣可嚴懲土地炒作者,則有《平均地權條例》第八十三條:「以經營土地買賣,違背土地法律,從事土地壟斷、投機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得併科七千元以下罰金。」可適用。
政府空有「尚方寶劍」─《平均地權條例》第八十三條,卻一直放著不用,反倒名為居住正義,卻爭相加稅,尤其回溯追稅的動作,官員只會「柿子挑軟的吃」,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第五問:政府一再強調要打「世界盃」,但施政思維卻是「國內賽」;就像眼前存在三個「台灣之光」的數字:「六四X、1.57%及45%」,政府難道不需要針對問題,徹底想一想這跟近年外資大量減少投資台灣有甚麼關係嗎?
根據最近這幾年全球房地產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之統計數據顯示,台北市房價租金比始終高達六十四倍,全球排名第一,亦即投資六十四年才得以還本,其次,投報率1.57%則係全球最低,因此被評為一顆星之亞洲最不具投資價值城市。 至於2016年一月一日房地合一稅45%之邊際稅率,亦是全球最高之一,由此不難了解當前房市在「六四X、1.57%及45%」一連串利空因素摜壓下,房市景氣每況愈下,其來有自。 在此,建議立委們能就此質詢財政官員「有感」或「無感」,有沒有體認到重稅後遺症逐漸浮現的嚴重性,而如果還不儘速推動房地產稅制改革,我們還能奢望主管機關主動降稅嗎?
作者莊孟翰(顏瓊真整理)